“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”。这是大昭寺里著名的喇嘛尼玛次仁的话。 大昭寺融合了藏、唐、尼泊尔、印度的建筑风格,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,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,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。 穿着裙进不了布达拉宫、大昭寺。在门口看到不少游客花30到50元买条长裤往外一套才能进去。 初夏,暖暖的阳光下,大昭寺时刻飘扬着经幡,熙熙攘攘的信徒绕着大昭寺手摇经轮,口念六字真言,顺时针转着,寺院墙也转经筒也被人顺时针的转动着,缕缕煨桑的青烟,形成一股很大的旋涡。 到这里才明白了,信徒、转经筒……都要顺时针转。那是心灵内的流转,以自己今生的苦行换取来世的幸福。 转到八廊街,这是一条拉萨最古老、充满着民族风情的街道,让我有点儿兴奋。 “八廊”街的“八”在藏语中是“中间”的意思,“廊”就是转经道,据说在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率部族迁徙拉萨平原时,这里还是一片沼泽地。他们在沃汤湖边安营扎寨,并修建了大昭寺。这座美丽的宫殿引来了无数朝圣者,渐渐地踏出这条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。最初这只是一条普通的路,后来成为朝圣者的转经路。“廓”意译为“圆圈”,引申为转经。 街长约1公里,街道两旁商店林立,摊贩聚集,熙来攘往,热闹非凡。宝石戒指、藏刀、藏帽、藏币、摇经筒、经书、木碗、唐卡……等琳琅满目,令人爱不释手。 不过在那里买东西可要学会砍价,那些店主通常都会汉、藏、英语,但仅限于砍价。 转累了,一定要在大昭寺广场随便找个能晒到太阳又能靠着墙的地方晒太阳。据说,晒太阳最好是冬天,是小资情调的人们来西藏的第一目的,冬日温暖的太阳能把自己发霉的心灵在圣地中的圣地摆一下,也确实快意。 来拉萨不朝靓大昭寺,就等于没有到过拉萨;而去完大昭寺后,不转八廊街,就等于做了件新衣服没有衣领。这句话绝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