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是发现,很多事都不会按照你想像的进行,所以,似乎没有必要把一些东西设计得面面俱到,大多数时候想的太多只是浪费感情和精力而以。
宝宝终于送去了幼儿园,据阿姨转述,哭了十来分钟就好了。但我猜测,阿姨的话都是有水分的,第一次离开亲人,哭上一两个小时都有可能。婆婆中午去送小被子和枕头,确实是没有听到宝宝的哭声。
无论如何已经比预想的好得多,据说老公当年送幼儿园时连哭三天,比起他来儿子已经进步多了。下午婆婆和老公早早去接,宝宝看到奶奶和爸爸时,没有表现出很期待的样子,精神状态有些低靡,回来在楼下玩了秋千,又吃了一个冰淇淋,才又高兴起来。
回来跟我学了幼儿园的一些事:自已吃的饭,吃的很饱,弄撒了汤。和阿姨一起睡的午觉,阿姨闭眼宝宝就跟着闭眼。有自己的小床,小枕头和被子。没有尿裤子。问到有没有犯错误被阿姨批评,没回答。
知道宝宝被送去幼儿园,一天心情都不好,总想着宝宝找不到亲人痛哭的样子。小东西心理会不会很害怕?会不会有种被遗弃的感觉?都说宝宝不能太晚上幼儿园,习惯了亲人的照顾,一旦脱离,在感情上容易受到伤害。但是不管怎样总是要走出这一步的,总要让他接触社会,接触人群,总要让他知道,不是所有人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以他们为焦点,更多时候,他们只是某个集体中的某个普通成员而以。
为了安慰小家伙,晚上买了甜瓜和小柿子,一直陪宝宝玩积木,讲故事,尿湿了裤子也没打PP,但宝宝情绪始终不高,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。
无论如何,完成了第一步就好,很多事都要慢慢习惯,宝宝如此,我也如此。
PS.日记写好已有两三天了,一直没来得及发。本以为宝宝就这样适应了幼儿园生活,正要偷偷庆幸他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哭闹生病,结果今天早上小家伙就有些不情愿了。一直抱着我的腿,说妈妈你陪宝宝玩,不去那地方了行吗。最后带上了小手枪,希望有熟悉的玩具陪伴能让宝宝得到些安慰。奶奶、爷爷和我一起去送,第一次见到阿姨,都是些很年轮的小姑娘,没做过母亲的女人如何能对孩子有亲切感呢。宝宝进了幼儿园小脸就很委屈,嘴扁扁的要哭的样子,但终于没哭出声来,被阿姨很快抱到楼上去了。
上班的路上心情一直不好。人这种动物好奇怪,成长的过程里总要经历很多不情愿,总要伴随着苦痛才能走向成熟。这就是规律,谁都无力改变,周而复始的轮回,每个生命都这样走过来,也许很多年前我的母亲,也有我现在同样的心情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