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板桥爱竹,苏轼“宁可以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。而我却实在看不出竹子有何美好之处,除了空心、有节,这些象征的意义。 我是个山里人,居处的屋角、路旁,到处是杂乱丛生的竹子。对于竹子,我每天遇见,却不待见。我喜爱杉林,杉林里干净,夏日里,林子里凉风习习,置身其中,舒适而惬意。就算是冬天,林子里也是空气清新,人走进去立时神清气爽。 竹园不比杉林,冬天憔悴,里面刺刺拉拉的,人走不进,也不愿进。夏天呢?千万别以为里面是乘凉的好去处,里面是蚊虫的家园,蚊子一抓一大把。 我总以为郑板桥、苏轼……爱竹,是文人的矫情,竹子有什么可爱的? 今次去了“个园”,才感觉自己“走的路少”。个园中的竹子,都经过人为的挑选、整理、加工,一簇一簇的,青丝亮脚。可能因在市区,可能我去时是初春,园中也没见蚊子,且园外周围其它的地方又不见竹子,这个我看了几十年也没看出美的竹子,在这个以竹为园的庄园里确实是美得不能再美。 |